【我在绿建这一年】我的选择 我的坚持 我的奉献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2020-09-21 作者: 点击: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秋色宜人,五谷丰登,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样在我入职绿建一年的时间里,注定也是收获满满。
一年前
还未加入绿建时,我深耕的是设施农业方向,而在成为绿建成本管理部的一员后,以往所擅长与现在工作截然不同,相当于跨行。心中难免有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和担忧,但生活不就是要勇于挑战和不断创新吗,所以我毅然决然的一头扎进全新的环境和每天的工作中,从基础开始,不断学习,用心积累,在领导和同事的关爱、帮助中,渐渐融入到这温暖的大家庭里。
入职第三天
我同生产管理部的同事到项目进行检查,在接触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后,才发现建筑行业和工业以及农业的不同。建筑工程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民生工程,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直接面对和获得体验的行业,它面积广,社会资源占比大,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我这才意识到这个行业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深耕的。
入职一个月
一个月的检查工作结束后,每个部门都要在季度例会上总结汇报。当我代表部门进行汇报时,U盘突然无法被电脑识别,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顿时,又慌乱、又自责。幸好当时有生产管理部部长补位,看到同事们一个个肯定鼓励的眼神,我又重新替换文件,给这场不完美的汇报画上了一个句号。后来,看着总经理坚定的站在“成本方格网图”前,挥斥方遒的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暗自想:有志者事竟成。汇报结束后,当我对还不是很熟悉的生产管理部部长道谢时,他淡然的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情。”顿时,心里一片敬意,于是一个记忆点,就这样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转换到一个新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和发展空间,需要面对风险和融入适应另一种企业文化。最开始,工作是忙乱的,应接不暇的,随着一天天的积累、总结、进步,工作就变成了系统的、全面细致的。虽然成本材料询价方面我有经验,但和现在所从事工作的能力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怎么把以前的经验和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是我经常琢磨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有过采购管理中心的经历,一些成本材料询价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落在我身上。当你对某些领域熟练精通时,你的被需要性也就相继扩大。因此,看到同事们对我的需求时,我也明白了工作的方向,增长板、补短板。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没有业务的询价,不让人讨厌,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脸皮厚,就是要学会置换身份。”当看着身边的同事,成功的询到了自己心仪的价格,内心也会欣喜。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时间是持续的,日常的合同评审,资金支付也慢慢流程化的进行着,一切就这样变得一样,又不一样。因为有过农业方面的从业经历,农业类的项目就非常熟悉,所以被安排管理农业项目时,看到合同评审里“10丝PEP利得膜”卖到3.5元/㎡,我就告诉承包人市场和实际的差距并获得了承包人的肯定和赞赏。那种看透市场,拨开迷雾的日常化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成就感,而你真正做过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的,都会慢慢细化在工作日常中,滋养和改变着你。
2020年7月初
今年7月初,公司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打破了部门之间的限制,让一些不太熟悉的同事组合成不同的团队,互相PK。由于失误,我们的团队在刚开始排名倒数第一,作为队长,我深深自责。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压力,我们队在后面的比赛中,变得协作,变得疯狂,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一面,终于在最终团建结束时,获得了第一名。当时的组织者,说了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当一个人在真正的竞争中,他真实的样子才会出现,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团建就是让你们发掘出你们最真实的自己。”最真实的我们,就是不屈不挠的、敢于拼搏的,又一个记忆点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2020年8月份
时间到了今年的8月份,我开始负责招标工作,这是进公司许久以来,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大量的分供商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个行业的每一种类别的独特性,在每一次招标过程中进行着变化。而每次招标的按时落地都预示着公司的进步和变化,我们能在进步和变化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能量,将个人的价值方向和公司的战略方向相互融合,这便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的目标。
我的
业余生活
工作之余,我喜欢运动,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从羽毛球运动中我也体会了许多道理。羽毛球里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观察,二是发力。当你在击球时,能用意识观察到对方的移动,你就可以很轻松的控制球场;而当你观察到对手的空档和薄弱区域,发力而导致羽毛球落点的变化,就是成败的关键。这是羽毛球的基本功,同时也是普通爱好者和高手之间的分水岭。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苦练基本功,更迭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抱变化,在社会和市场中冷静观察,敢于发力,这样才能不断精进,成为业界高手。
一路走来,收获颇多。其实还有很多的故事,都未曾细说,而我又不善言辞,那些温暖的瞬间只能默默的记在心里。我感恩遇见这样的平台,也感谢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有人说,身体或灵魂,至少应该有一个在路上,而我都已在路上,那么,你呢?
文/图 杨长春